欢迎来到北京信息产业协会官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1985年北京信息产业协会批准成立,协会成立35年来,一直以推动信息行业发展、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为宗旨,北京信息产业协会一直为推动数字北京发展辛勤地工作,特别是对中国计算机事业历史的搜寻、保护和研究,取得了业界公认的成果。
 通知公告
· 我会副理事长获聘中国-(2024/4/9)
· 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2024/3/14)
· 北京这些大事写进政府-(2024/3/7)
· 政府工作报告极简版来-(2024/3/7)
·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2024/2/28)
· 2024年北京市民政-(2024/2/28)
· 真抓实干聚合力 善作-(2024/2/5)
· 我会承办"数字中国建-(2024/1/15)
·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2024/1/4)
· 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2023/12/29)
· 本市首次出台社会组织-(2023/12/27)
·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2023/12/22)
· 我会征集“2023中-(2023/12/12)
· 第十二届全国减轻企业-(2023/12/5)
· 重磅!支持民营经济2-(2023/11/30)
· 工信部指导开展光伏行-(2023/11/24)
· 北京市民政局 北京市-(2023/11/21)
· 习近平就推进新型工业-(2023/11/7)
· 国务院拟于11月组织-(2023/10/25)
· 把广大职工群众紧密团-(2023/10/25)
· 工业生产稳步恢复 新-(2023/10/25)
· 我会在北京未来城即将-(2023/10/12)
· 李强在浙江调研时强调-(2023/10/10)
· 习近平:推进中国式现-(2023/10/10)
·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3/9/28)
· 《经济日报》金观平:-(2023/9/26)
· 前8月本市经济持续恢-(2023/9/19)
· 申报丨市经济和信息化-(2023/9/19)
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史
我写出了于敏的“百日会战”
2022/6/21 11:39:00 徐祖哲 计算机六十年

2015年1月,89岁的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满脸谦逊祥和。这一消息震动了全国,于敏是谁?1999年,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


   “两弹一星功勋章”获得者于敏,代表23人发言。

这个成果是源自五十年前于敏率队攻克的氢弹理论。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中国仅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这么多年来于敏的功绩一直保密,于敏们一直默默无闻。于敏获奖,对全国的科技界和媒体都是一个强烈的震动,这件重大成果终于解密了,有哪些科学精神,有哪些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值得大家学习?虽然公报里面说了这是于敏在计算机上工作了三个月突破的氢弹理论。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媒体记者没有人出来打听,于敏用的计算机是买来的?还是自己做的?是自己做的又是哪一家做的?当然计算机界也一直保持着沉默。      

2009年11月26日,我为了计算机历史的探访,第一次去了上海的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是为了考证国家科委1965年颁发的“发明证书”,这是当年的一项国家荣誉;2014年11月20日,我又去了一次,一共先后去了4次。


    2014年11月,我访问了位于上海市区的华东计算所。


    接替何育辽先生主持J-501机的虞浦帆先生。


    国家荣誉——电灼式快速输出(打印)装置

1965年,我在哈军工的指导老师康鹏,因为晶体管计算机的电路突破,他也获得了这项奖励,计算机界仅有他们两位获奖。遗憾的是,由于文革爆发,预计要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大会撤销,金质奖章和1万元奖金没有下发,只有奖状悄然发到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那时天下大乱,奖状到了学院也没有开会下发到当事人。因为哈军工拆分、南迁,搬家时奖状被丢失了。到了2002年之后,哈军工庆祝建院五十周年,我帮康鹏老师找这个奖状,一直找到中央档案馆,终于找到出处和颁奖依据。那时才知道不光哈军工,还有一个华东计算所的虞浦帆先生也获奖了,他是因为高速打印机而获得了这项荣誉。


    获得“发明记录”荣誉的哈军工助教康鹏

华东所当然知道高速打印机是当年一项重要的成果,他们还拿出了这个奖励的附件《发明记录》给我看,我当时就问他们奖状呢?由于下发时略去了“发明证书”奖状的说明,他们不知道这是一项国家荣誉,也是华东所建所以来最重要的一个奖项,没有收藏好,也丢失了。


    华东所的J-501计算机

这台高速打印机是配合J-501电子管计算机工作的。计算机的鉴定会是在1964年10月16日,正好是原子弹爆炸那一天,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先生来主持的鉴定,实际上这台机器在鉴定之前已经为原子弹做了半年多的计算工作。1965年9月,于敏率队到了华东所,开始“百日会战”,用这台计算机一举突破氢弹理论。

J-501五万次电子管计算机是1959年12月下达的任务,开始的主持人是何育辽先生,他可说是上海计算机第一人,原因是他在1956年3月,就参与了复旦大学601模拟计算机的研制。当年秋天他又到北京,参加了中科院的第一届计算机训练班。次年回到上海,在准备举办复旦大学计算机训练班时调到了华东计算所,开始研制数字计算机。在工作大体完成时,何先生积劳成疾因病突然去世。在复旦大学校史馆的帮助下,我花费5年时间,才找到他的儿子。后来才知道何育辽先生的岳父陈子展先生和熊十力先生多年前相知,在上海也是交往好友。


    何育辽先生


    1964年10月16日,J-501计算机鉴定会,右起:上海市委书记刘述周、华东所党委书记郭书文、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工程师虞浦帆。

当然,无论是核武器,还是计算机的应用,都是绝对保密的,很多事情都不为外人所知。在华东计算所,除去党委书记郭书文和保卫处长之外,大约没有人能够和九所的人谈话,也无人知晓他们的姓名。

一直到了2022年1月18日,一位老朋友刘平,邀我和他们大院的人们一块到九所去参观所史馆,我欣然前往。给我极大的震撼的是,这座办公楼的三层都安放了各种历史文件、物品,照片、模型,使我看到了九所从50年代开始50多年的艰苦奋斗过程,这些困难是外人难于想象的。我将《溯源中国计算机》送给了9所所史馆,他们也回赠了我一本《峥嵘岁月——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与设计者的回忆》。


    2022年1月,在九所所史馆门口合影,左边是于敏先生雕像。


    于敏先生雕像


    参观之后,大家在邓稼先先生像前合影。

翻开这本书,有20多位九所人回忆了“百日会战”,我喜出望外。觉得我有责任要把于敏率队在上海“百日会战”使用计算机的这部分工作整理出来。于是花费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仔细梳理,完成了这篇稿子——“于敏率队在华东计算所的‘百日会战’”这篇文章。

“百日会战”不论是在科学方法上,还是在计算机应用上,于敏先生和他的团队都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许多创造和突破并不是都能提前做好仔细计划的,有很多东西就是在你不断推进理论的过程当中,会突然出来一道闪亮。于敏就是见到了一束智慧之光,他就紧紧地抓住了这道光亮,指点着可能通向研制氢弹的捷径,终于找到一条设计氢弹的有效途径,获得成功。

当年的技术条件还是非常勉强的,几乎刚刚满足理论研究的条件,甚至还要调整模型,程序才能够运行,编程、查错、运行,J-501不愧众望,终于输出令人满意的结果。最不可思议的是,于敏就守在计算机旁边,他在凝神心算,然后突然指出计算机的打印纸带,从这里往后都错了,把计算机停下来检查,果然是计算机出现了故障。“  

百日会战”的功绩,J-501机的功绩,特别是快速打印机的作用,一路汇报到了聂荣臻主任那里,这也就是1965年12月30日,批准华东计算所的快速打印机获得国家荣誉“发明记录”的理由。此刻,恰好是“百日会战”胜利结束之时,当然幕后的操作,华东所的党委书记郭书文是知道的,所里有一个申报报告上交了。科技成果,不光要看水平,还要看在关键时候所发挥的作用。

还有一件不得不提一句的事,理论部虽然是从北京出发去上海的,可他们都不是北京人,包括于敏在内,户口都迁到四川农村里。但是,计算机搬不过去,所以他们只能在北京(上海)20年之长期出差。众所周知,没有户口的孩子上学、家属参加工作、购物生活、住房的一系列困难。

对电子计算机来说,当年负责编制科学远景规划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他非常明智、果断地抓住了时机。当新中国还在全力以赴为了钢铁、矿山、冶金、机床、坦克、飞机、大炮,这些工业化的东西制定规划的时候,周总理发现了“电子自动控制机械”已在国外出现,他便牢牢的抓住了计算机这个新生事物,而且制定了“四项紧急措施”,为突破“两弹一星”和国民经济的难题奠定了基础。

于敏说,回顾我国核武器研制的历程,内心充满感概,九院这支无私奉献、富于开拓、久经锻炼的队伍,完全依靠我国自己的力量攻克了核武器的秘密,这是何等艰难的历程,何等辉煌的业绩啊!


    于敏先生获得的功勋章


    2019年9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记录计算机历史工作组赴华东计算所访问。

 
关于我们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邮箱:biia2012@163.com
  电话:010-68220032
  地址:北京复兴路49号C座228
 
主办:北京信息产业协会  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52252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0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