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信息产业协会官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1985年北京信息产业协会批准成立,协会成立35年来,一直以推动信息行业发展、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为宗旨,北京信息产业协会一直为推动数字北京发展辛勤地工作,特别是对中国计算机事业历史的搜寻、保护和研究,取得了业界公认的成果。
 通知公告
· 北京信息产业协会启动-(2025/4/9)
· 北京信息产业协会发起-(2025/4/9)
· 关于征集建立联合科研-(2025/3/27)
· 公布第八批北京信息产-(2025/3/7)
· 北京信息产业协会关于-(2025/1/6)
· 北京信息产业协会关于-(2025/1/6)
· 关于开展“新质生产力-(2024/12/20)
· 关于《信息技术服务 -(2024/12/20)
· 我会召开各分支机构工-(2024/8/19)
· 特邀我会会员单位组团-(2024/8/15)
· 11家企业正式加入我-(2024/8/1)
·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感-(2024/6/18)
· 我会牛少彰、龚才春二-(2024/6/4)
· 重磅 |全国元宇宙1-(2024/5/29)
· 我会获批成为市科协团-(2024/5/27)
· 我会副理事长获聘中国-(2024/4/9)
· 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2024/3/14)
· 北京这些大事写进政府-(2024/3/7)
· 政府工作报告极简版来-(2024/3/7)
·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2024/2/28)
· 2024年北京市民政-(2024/2/28)
· 真抓实干聚合力 善作-(2024/2/5)
· 我会承办"数字中国建-(2024/1/15)
·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2024/1/4)
· 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2023/12/29)
· 本市首次出台社会组织-(2023/12/27)
·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2023/12/22)
· 我会征集“2023中-(2023/12/12)
当前位置:首页 > 交流服务
【赛迪数道】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解读
2023/9/19 10:08:00 王轶 新软件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入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我国已出台《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点围绕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数据基础制度内容,提出工作原则、具体思路和保障举措,为我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提供制度保障。其中,在流通交易方面,《意见》明确“建立合规高效、场内外结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将有助于增强数据的可用、可信、可流通、可追溯水平,促进数据合规高效可信流通。

增强数据的可流通水平:从规则体系、交易场所、服务生态、跨境机制等方面明晰我国数据流通交易制度的构建方向。数据流通规则制度不健全会影响数据交易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数据交易规范不明和监管空白,将使交易主体无法规避交易风险,也无法预测交易活动结果,导致数据流通成本大幅提高。目前,全球各国加快构建数据流通规则制度。以欧盟为例,自2016年以来,欧盟已出台《一般数据保护条例》《非个人数据自由流动条例》《网络安全法案》《开放数据指令》,推动个人数据保护和非个人数据开放流通;在此基础上,近年来,欧盟将重点转向打破数据流通制度壁垒,解决各成员国和跨部门之间的数据流通问题,如出台《数据治理法案》《数据法案》(草案)等法律规范,为欧洲经济区(EEA)内的数据共享流通提供总体制度框架。

此次我国《意见》的出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构建的数据保护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完善了包括规则体系、交易场所、服务生态、跨境机制等内容在内的数据流通交易制度,为促进全国范围内数据流通规范提供了全面的方向性指引,为我国后续出台数据流通领域立法及各地实践奠定了基础。

提高数据的可信度:从构建数据流通准入标准规则、开发安全保障技术、加强企业产业数据合规监管等方面,增强市场主体参与数据流通交易的信任度。在数据流通交易过程中,相关企业和个人的数据无法得到保护是影响潜在交易主体对数据流通信任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数据交易涉及数据收集、存储、传输和使用等多个环节,数据滥用和数据泄露等隐患影响着数据交易安全。另一方面,数据具有易复制和流动性的特性,目前普遍存在不少问题,如数据流通过程缺乏透明度。

对此,《意见》一方面强调建立数据流通准入标准规则,强化市场主体数据全流程合规治理,确保流通数据来源合法、隐私保护到位、流通和交易规范;另一方面,《意见》明确了从技术、管理、法律层面对企业数据安全加强管理和引导,强化对企业数据的合规监管,引导企业实施数据安全管理认证等举措,促进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增强我国企业和公民对数据交易服务的信任度。

提升数据的可用性:构建集约高效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促进各行业各区域数据互联互通,提升数据互操作性。数据技术规范不统一制约了数据的互操作性,降低了数据流通的效率,影响了数据产品的多样性。一方面,数据交易场所存在数据标准差异,开放格式、数据维度及语义不统一等问题制约了不同平台间数据的流通。另一方面,数据处理和安全标准不统一,增加了数据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数据共享互认的难度,导致特定行业不同来源的数据及跨行业数据难以有效整合。

《意见》提出,进一步规范数据交易场所管理,构建统一的交易规则、交易和安全标准体系,有助于降低数据在各部门、各区域、各类型数据交易场所之间流通和整合的规则门槛。同时,《意见》还强调要推进数据交易场所互联互通、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内容,从技术层面解决交易中数据交换不畅的问题,以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互操作性,为优化整合数据、获取高质量数据提供条件。

增强数据的可追溯能力:引入专业合规服务机构,壮大数据产业,促进数据来源、流通、使用全流程安全合规可溯。若数据风险事件和不规范情形无法有效追溯,就无法实现对数据风险的预防、阻止和管控,从而影响数据流通交易的安全、有序。一方面,确认数据来源的合法性是开展合规流通交易的前提。现实中,非法收集买卖个人信息的“灰”“黑”数据产业的存在,使大量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信息流入数据交易市场,可能使一些数据使用者面临合规风险,抑制了数据要素市场活力;另一方面,面对专业性较强的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要求,需要确保流通交易全流程都依法依规进行。

对此,《意见》通过引入相对独立于数据交易供方、需方及数据交易场所三方之外的数据商提供数据产品开发、发布、承销和数据资产等服务,并且在数据集成、数据经纪、合规认证、安全审计、数据公证、数据保险、数据托管、资产评估、争议仲裁、风险评估、人才培训等领域培育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通过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的服务机制,起到分散数据流通交易风险、提升数据流通交易各环节可追溯能力的作用,同时,可以提升数据流通交易能力缺失的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参与数字经济的积极性,并推动数据产业的发展,实现数据流通生态的良性循环。


作者 | 王轶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
编辑 | 曹亚菲 《软件和集成电路》杂志
美编 | 陈蒙蒙 《软件和集成电路》杂志

 
关于我们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
  邮箱:biia2012@163.com
  电话:010-68220032
  地址:北京复兴路49号C座228
 
主办:北京信息产业协会  北京信息产业协会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52252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0456